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

Posted by Kerwen Blog on November 20, 2024

过去与现在

  •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末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 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因为你不会爱你自己。而且,为了能够爱自己,你希望“变成别人”. 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者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其实,你不应该这样,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不在于被给予了什么,而在于如何去使用被给予的东西

改变的勇气

  • 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 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 害怕被别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如果我拥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长高20厘米,不,哪怕是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当我把这种想法告诉朋友的时候,他断然告诉我说:“这种想法太无聊了!

  • 155厘米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许会被认为是劣等性。但是,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 我对自己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

  •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 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

  •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 通过这种方式,我就可以变得比他人更有优势、更加“特别”​。生病的时候、受伤的时候、失恋难过的时候,在诸如此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来使自己变成“特别的存在”​。也就是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以当作武器来使用

  •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 之所以感觉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
  • 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 常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

  •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据说他少年时代总是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

  •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 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 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 阿德勒把这些过程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三类,又统称为”人生课题“​。

浪漫的红线和坚固的锁链

  • 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 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那我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

  •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 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说得再直接一些,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 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

  •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

  •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

  •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对象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

  •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

  • 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 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那么,人际关系的”终点“在哪里呢?  哲人:如果只回答结论的话,那就是”共同体感觉“​。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 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这种被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 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向己的执著。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 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 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而且,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 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 “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中所包含的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 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

  •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 我在想要表扬他人的时候,心中多少也会有些”操纵“意识。企图通过说一些恭维的话来讨好上司,这也完全是一种操纵吧。反过来说,我自己也因为被某人表扬而被操纵着。呵呵呵,人就是这么回事吧!

有鼓励才有勇气

  •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有价值就有勇气

  •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 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

  •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 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 不是自我肯定而是自我接纳。

  • 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

  •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我接纳。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

  • 你现在认为“无条件地信赖别人只会遭到背叛”​。但是,决定背不背叛的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如果对方讲信用我也给予信任”​,这只不过是一种基于抵押或条件的信用关系。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 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

  • 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时候,是关注讨厌你的那个人呢?还是聚焦于非常喜欢你的那2个人?抑或是关注其他作为大多数的7个人?缺乏人生和谐的人就会只关注讨厌自己的那个人来判断“世界”​。

  • 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

甘于平凡的勇气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舞动人生

  • 旅行的目的是什么?例如你要去埃及旅行。这时候你会想尽早尽快地到达胡夫金字塔,然后再以最短的距离返回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称为旅行。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当然,即使因为某些事情而没能够到达金字塔,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

  • 虽然想上大学但却不想学习,这就是没有认真过好“此时此刻”的态度。

  • 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

  • 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各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 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 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 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 孩子陷入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们会加以训斥。被训斥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即使是以被训斥这样一种形式,孩子也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就是想成为特别的存在;无论怎么被训斥孩子都不停止问题行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